胶东在线7月23日讯 “时间是最公正的标尺,那些藏在岁月褶皱里的记忆,会在它的打磨下,显露出是否值得被珍重的模样。”近日,刚刚结束高考的烟台二中学子李卓雅,深情回望七年二中时光,将自己沉淀的高中学习经验倾囊相授,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成长地图。
“习惯坚持”是基石:平凡小事铸就底气
在李卓雅看来,学习真正的“磨人”之处,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。那些耳熟能详的学习习惯——专注听讲、积极思考、保质保量完成作业、及时巩固复习——坚持一天、一周或许不难,但贯穿三年却是一场毅力的考验。“别小看上课抬头的每一次专注,作业写下的每一个步骤,错题本上的每一次批注,”她强调,“它们或许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飞跃,却能在高中那些兵荒马乱的时刻,给你一份稳稳的底气。”她坦言,正是在无数个想偷懒、想放弃的瞬间选择咬牙坚持,才让平凡铸就了稳固的基石。
“目标+建模+回归”:建立高质高效学习模式
谈及高效学习,李卓雅提炼出三大关键词:“目标意识”“思维建模”和“积基树本(回归课本)”。她习惯凡事规划先行,无论是高考目标还是每日任务,清晰的计划让她行动有序,有效减少内耗。“思维建模”则是她攻克难题的法宝——深入剖析高考真题,拆解同类题目逻辑,提炼解题规律与思考角度。“比如数学大题步骤、文综答题切入点,形成可复制的思路模型。”她特别以自身经历提醒学弟学妹“回归课本”宜早不宜迟。在二轮复习时系统回归课本,她发现知识脉络豁然开朗,甚至在分析一道地理高考题时,最终解题钥匙正源于课本角落的“知识窗”。“课本是根,习题是叶,根深才能叶茂经风雨。”她深有感触地说。
“不要做情绪的奴隶”:低谷期要学会自救
李卓雅坦言,高三最大的挑战往往不是知识,而是起伏不定的心态。她分享了自己一模前的惨痛教训:过度熬夜、盲目冲刺,换来的是高三最差成绩和随之而来的崩溃与迷茫。长达两周的低谷期里,父母的陪伴、老师的开导以及积极的自我心理建设,成为她走出阴霾的关键。“谁都有低谷期、瓶颈期——考试失利、努力无果、情绪大起大落,这都很正常,”她鼓励道,“哭一场可以,短暂消沉也没关系,但核心是尽快把注意力转向‘解决问题’。”
在烟台二中七年培育下,李卓雅以切身经历证明:成功没有捷径,唯有将朴素的习惯融入坚持,以科学的方法提升效率,用稳定的心态披荆斩棘,方能在时光的标尺上,刻下属于自己的无悔印记。